「本文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丽丽)近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期货公司在新疆红枣主产区开展红枣“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陆续启动,让“保险+期货”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落在实处。8月17日,记者从郑商所了解到,年,郑商所预计投入1.2亿元,在新疆、甘肃、广西等8个省(自治区)继续加大“保险+期货”试点支持力度。除红枣“保险+期货”外,今年,郑商所还将在新疆开展2个棉花、2个甜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让“保险+期货”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落在实处,在相关地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期货力量。 据了解,“保险+期货”项目是种植户向保险公司购买价格保险,保险公司向期货经营机构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转移,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保障种植户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保险与期货有效结合创新产品,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操作性较强的避险工具,将农民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 6月8日,郑商所发布《关于开展年“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县域(乡镇)覆盖项目试点品种为棉花、糖料蔗、甜菜、苹果、红枣,项目险种为“保险+期货”价格险。其中,红枣“保险+期货”项目在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开展1个项目,自治区项目实施区域为麦盖提县,兵团团场项目实施区域由申请主体自主选择。 7月23日,新疆麦盖提县红枣“保险+期货”项目正式被郑商所批准立项。项目预计投入总保费余万元,将为余户枣农提供超6万亩红枣的价格保险,为当地红枣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再添新动力。7月30日,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年度红枣“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正式通过郑商所批复立项,该项目实施区域为第一师13团,惠及农户约户,试点面积2.8万余亩。 据悉,年红枣期货上市后,红枣就被纳入“保险+期货”试点品种,当年5个红枣试点全部顺利赔付,赔付金额.54万元,赔付率最高为82.6%,枣农人均获赔超过元。 年,郑商所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共开展了11个红枣“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到期赔付.05万元,惠及枣农户,有效保障了南疆枣农的种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