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疫情形势的变化对牧场饲料原料的生产和运输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自1月份开始各种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饲草料品质变化较大,导致牧场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给牧场的生产运营带来较大影响,牧场效益持续下降。
众所周知,牧场生产运营的各个生产环节存在很多的浪费,不断吞噬牧场的利润,在牧场效益良好的前提下这些利润对成本影响不大,但是饲料原料的价格持续升高,生产环节产生的浪费导致利润持续下降,尤其是牧场的饲草料管理环节造成的浪费占比极大,所以改善牧场的饲草料管理,对于牧场降本增效改善极为重要,其改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饲草料的采购
(一)饲草料的采购规划
牧场饲草料消耗是 的生产成本投入,约占牧场总生产成本80%,而饲草料价格的变化对牧场的生产成本影响 ,由于近期疫情影响导致饲草料成本持续升高,饲草料品质变化较大,不但降低了牧场效益,也给牧场带来的很大的风险,所以规划性采购饲草料和饲草料管理是牧场降本增效的有效举措。
例如:通过调研年多家供货商,统计不同月份常用粗饲料原料价格变动趋势,分析同一品质原料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化趋势,具体可参考如下(价格为多个厂家均值,单位:元/吨):
综合上图,苜蓿草、燕麦草、甜菜颗粒等粗饲料价格与季节性密切相关,均存在淡季(2-4月和11-12月价格低)和旺季(6-9月价格高),“淡旺季”价差汇总如下:
表1:粗饲料“淡旺季”价格差汇总表
牧场可以通过了解饲料原料在市场上价格的波动规律,合理规划能够长时间储存的原料采购,可以通过采购计划调整实现降本增效。
下面以一个牧场为例计算:
表2:牧场牛群结构
表3:牧场高产牛配方
表4:牧场低产牛配方
表5:牧场干奶围产牛配方
通过饲料采购规划调整,牧场可实现的成本下降:
表6:各牛群每日节约成本计算
如果牧场通过合理调整采购计划实现4个月(6-9月)使用廉价原料,则可以帮牧场节约成本约:
元/天*30天/月*4月=元(6.万元)
该牧场日均生产奶量为11.00吨,则公斤奶饲料成本可下降:
元÷kg=0.元/kg
参照以上规律,在当前饲料价格持续升高,品质不稳定的情况下,实施规划性采购,在遇到质量较好,价格相对便宜的饲草料,同时牧场现金流允许,有条件储存的情况下抓住机会增加一次性的采购量,保证品质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二)采购途径
当前市场上有很多的饲草料销售商和生产厂家,选择正规的、稳定的、可靠的供应商或供应平台可以极大程度保障饲料原料的品质,小厂家或通过私人采购的原料有可能在价格上略低,但是质量保障存在极大风险,尤其是当前处于疫情影响下,各种原料价格暴涨,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监督、把控,产品的质量就没有保障,牧场使用该类途径的饲草料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生产风险。
(三)饲草料的采购验收
牧场在饲草料采购进场前需进行感官验收和质量检测,同时向销售商索要正规的检测报告,降低风险:
感官验收:
饲草:检测气味、色泽、杂物、杂草、发霉变质等异常情况。
饲料:检测气味、色泽、发霉变质、异物、糊化度等。
感官不合格的拒不接收,降低给牛只带来健康风险。
关键指标检测:玉米赤霉 、呕吐毒素、黄曲霉等。
例如:在年1月份河北多家牧场从压片生产厂家采购压片,饲喂后先后出现牛群大规模的腹泻,在短短一周内泌乳牛单产下降了4-6kg,同时牧场开始大批量牛只治疗,给牧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比如其中一牧场,泌乳牛日均头,一周的时间泌乳牛单产从34.5kg下降到27.5kg,日均单产平均下降4kg,日均损失奶量约kg。7天奶量损失约:*7*3.9元=元;治疗费用按照每天元,治疗费用约元。7天合计损失:+=元。
备注:截止问题出现15天奶量还未完全恢复。
以上损失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更大的损失是奶牛健康的损失。如果牧场做好饲草料的检测和验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这些损失和给奶牛带来的风险。
二、饲草料的储存与使用
(一)饲草料储存管理
饲料采购周期和库存周期密切相关,我们既需要通过采购计划的调整,适当储存廉价、高质的饲草料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更要做好库存管理,避免因库存管理不当导致饲草料损耗增加,如发霉变质、虫害鼠咬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饲料损耗增加,反而增加了成本的投入,例如:
储存管理较差的牧场(下图),燕麦草取用后大量散落,户外风吹导致损耗;道路上到处都是洒落的青贮、棉籽、苜蓿导致的损耗;粗饲料未做好防潮处理导致底层发霉变质无法饲喂等造成的损耗;这些都是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生产成本升高的原因。
储存管理较好的牧场(见下图),苜蓿、燕麦、打包秸秆等整齐码垛,高度适宜(≤3米),饲草料离墙离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避免饲草料受潮发霉,同时在取用后及时打扫现场,收集散落的饲草料,避免车辆碾压、风吹、尘土污染导致饲草料浪费。
牧场通过结合饲草料种类、质量、市场价格等因素,采取的规划性原料采购以及减少储存过程中的浪费,是否能够实现降本增效主要从以下维度评价:
库损=(采购回的原料重量-实际净使用的重量)/采购回的原料重量*%
表7:各类原料库损标准
以一个总存栏为头的牧场为例,该牧场日均消耗苜蓿干草1.5吨,按照日常每月采购1次,每次采购量约为45吨,苜蓿干草的价格为元/吨,使用完毕后统计实际使用量为43吨,则库损为:
库损=(45-43)/45*%=4.4%
若:遇到苜蓿价格为元,品质较好,为应对后续苜蓿价格上涨,每次采购量为吨,使用完毕后统计实际量为97吨,则库损为:
库损=(-97)/*%=3.0%
比正常库损4.4%小,本次增加采购量是合理的。
表8:四种规划采购策划计算举例说明
(二)饲草料使用过程管理
牧场饲草料是每日消耗量很大一部分,在制作TMR日粮时各种原料的加料准确性和饲料加工过程尤为重要,添加量的偏差会对配方和发挥饲草料的价值影响较大,加工不当会限制奶牛采食,也会造成原料的浪费。
TMR原料集中堆放,减少搅拌过程中的取料时间,将搅拌时间从30min/次,降低到15min/次,可节约加料铲车、牵引拖拉机油耗80元/车,降低车辆、刀片磨损、减少工作时间。
取用青贮饲料时,应将青贮截面取齐、平整,同时执行现用现取,杜绝堆积,降低青贮二次发酵减少的损失;青贮制作时颗粒度保持在1.5-2cm,取用和搅拌时避免二次加工导致颗粒度变短,可提升TMR颗粒度,节约苜蓿用量,降低1kg苜蓿、增加3kg青贮可节约日粮成本1.65元/天。
三、剩料管理
剩料量控制保证满足奶牛正常采食避免过多的饲料浪费造成成本增加,剩料处理不当不仅不能起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反而会给牧场带来更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奶牛健康,比如:
剩料量过多,实际生产过程中无论饲喂低产牛还是后备牛均会造成营养的浪费,日粮的新鲜度差,影响TMR日粮的适口性。
若剩料过少,则无法保证奶牛的 采食量,影响奶牛健康的同时也影响生产效益,尤其是牧场经常出现间歇性空槽而导致剩料量增加,对牧场的生产损失影响更大。
建议牧场在不出现间歇性空槽的前提下满足奶牛 采食量,剩料量按照以下标准控制:
表9:各牛群剩料率及剩料处理建议
四、小结
牧场的经营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 的收入”来获取 的利润,更是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模式”,除了生产过程的高效管理及规范操作,饲草料的采购是牧场 的成本投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通过饲草料采购规划(价格、质量、周期)、质量检测、储存及使用过程管理、剩料控制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少每一个环节的浪费,既能保证奶牛健康,又能提升牧场经营效益,是牧场持续实现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往期推荐·
应对大宗原料价格上涨的营养系列措施(一)本地化饲料推广应用案例
应对大宗原料价格上涨的营养系列措施(二)提高优质苜蓿草用量降本增效推荐措施
美国NFH牧场亮点分享之选种选育
冬季哺乳犊牛饲养的注意事项
伊牛伊视界为您提供专业实用的信息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