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糖尿病市场五花八门的产品,为了帮助糖友更好的识别靠谱产品,我们决定将7月定为《糖尿病产品食品安全月》,带大家共同学习,识别食品安全必备的常识!
今天,我们就看看,自己吃进嘴的,到底安不安全?!
一个正规的食品产品,必须做到证照齐全,包装规范,同时宣传方面也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因糖尿病食品对于安全的要求相对更高。
因此不少大企业也会选择第三方机构来给自己证明。最常见的有SGS检测报告、《食品安全责任险》等。如此一番下来。如果能够全部具备,那么产品基本可以判定为安全的、靠谱的。
那么如何有效的来快递判断我们手中的产品是否安全呢?下面圈圈就来教大家几招:
1看产品包装法规规定,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有食品名称、净含量、配料、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生产厂家、地址、电话、邮编、网址、产品标准号、卫生许可证、食品认证标识。
其实,食品外包装上密密麻麻的标签,你只需要认真看——食品名称、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认证标识就OK啦!
看食品名称,更要看专用名称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所以在看食品名称的同时一定要看阐述食品类别的专用名称,否则仅仅看到某些字眼就会对产品产生误会。
例如:拦糖虎下面写着“固体饮料”既然是饮料、肯定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药。
2配料表:这些“陷阱”你要知道《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配料表中的成分很多,但我们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