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多地遭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发生洪水,灾情牵动人心。据相关新闻报道,广东韶关、河源、梅州、肇庆、清远等地近48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7.13公顷。截至6月20日晚19时,江西受灾人数达11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0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公顷。
为有效防范应对夏季灾害性天气,加强在田蔬菜管理,促进蔬菜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南方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
夏季南方易发生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等灾害,蔬菜品种尽量选择“耐热”“耐涝”“抗旱”“抗病”品种,同时加强水肥调控,落实好灾前预警和灾后应对管理措施。
01高温高湿、高温干旱应对技术
1.科学降温
蔬菜设施可安装遮阳网、排风扇、水帘等降温设备。蔬菜定植后1周,每天早上9时至下午3时可用遮阳网覆盖降温。连续高温晴天可使用黑白地膜覆盖或秸秆覆盖菜田地面,秸秆选用虫害较少的水稻、玉米、甘蔗等,且覆盖厚度应达到10cm;也可在白色地膜上再覆盖一层秸秆,实施双重覆盖。
2.水肥管理
高温高湿或高温干旱季节,追肥要注 、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忌偏施氮肥,可适当补充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瓜类蔬菜一般在果实膨大期第1次追肥,之后每采摘1次追肥1次。
酷乐系列大量元素水溶肥,由瑞麟农科根据多年出口业务中外商的要求和建设,结合我国蔬菜、果树等作物生长特性,针对传统大棚施肥、现代设施农业中的水培、基质等,在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基础上,有效融入多种螯合微量元素以及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多种维生素等,是一种快速溶解、充分吸收的全营养功能型肥料。并且可以与钙镁直接混配使用。可广泛应用于葡萄、樱桃、草莓、苹果、番茄、西瓜等作物,提高糖分积累,促进自然转色,效果显著!
推荐用量:滴灌系统:按每立方水加1千克肥料的比例,用水溶化后,加入水池或肥料灌中,配制成0.1%的灌溉水,将肥料随灌溉水施水。随水冲施:具体用量应当按照作物的需求、土壤及水分条件以及种植经验而定。灌根:保护地蔬菜低温期用该产品进行灌根,稀释-倍,浇灌于植株根际周围。穴施:蔬菜定植前,施到定植穴中,并与周围土壤混合。每亩推荐用量4-5千克。3.病虫防控
南方夏天高温干旱易发生病毒病、日灼病、番茄筋腐病等,高温高湿易发生瓜类白粉病、蔓枯病,茄子、辣椒黄萎病,番茄青枯病、根结线虫病,豆类锈病等。
应避免重茬连作,与不同科蔬菜或大田作物轮作,及时移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病源。干旱高温天气有利于黄曲条跳甲、蚜虫、蓟马、甜菜夜蛾等虫害发生,应采用轮作、防虫网阻隔、杀虫灯诱杀、粘虫板诱杀、诱捕器诱捕、释放害虫天敌及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治。
二、暴雨洪涝应对技术
1.疏通排灌、清沟排渍
宜采用高垄种植,垄高20—30cm。降雨前疏通沟渠,检修与加固蔬菜生产设施设备,保证暴雨时能及时排水,缩短蔬菜受淹时间。对倒伏植株要及时扶苗固定。雨后及时松土,促进蔬菜尽快恢复生长。
2.抢收抢种
雨前抢收达到采收条件的蔬菜,雨后及时抢收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灾后被毁绝收田块要及早安排下茬蔬菜生产,尽快抢种补播;可根据市场行情抢播速生叶菜。
3.促进生长恢复
暴雨过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杂物、已感病植株,疏除过密的枝蔓、老叶、枯叶、病叶、病果等。被淹菜田在退水后应及时进行浅中耕,促进根系恢复生理功能,提高吸水吸肥保墒能力。
4.推广应用设施避雨栽培模式,增强避灾抗灾能力。
三、台风应对技术
1.加固棚架
台风前抓紧采收成熟蔬菜,疏理沟渠,保持田间垄沟畅通;及时加固瓜类、豆类等搭架栽培蔬菜,未出苗的露地蔬菜可覆盖薄膜,避免暴雨冲刷伤苗。台风等级较大(10级以上)时,应提前揭下大棚薄膜;台风等级较小(10级以内)时,应密闭大棚以提高抗风能力。智能温室应收好遮阳网等外露设施,防止损毁。
2.清沟排渍、通风散湿
台风过后,露地蔬菜应尽快开沟、清沟,排除积水,减少蔬菜受淹时间;对倒伏和沾泥带沙的蔬菜植株要先在根部培土扶苗,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然后冲洗污泥,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大棚蔬菜应及时通风降湿,注意采用先通小风,再通大风的办法,避免突然天晴而引起的植株萎蔫;要立即组织人员加紧抢修损毁大棚;夏季雨后天气转晴,气温迅速上升时,应覆盖遮阳网,做好遮阳防晒。
3.改种补种
对损毁菜地,应及早安排后茬蔬菜,可播种抗热青菜、杭白菜、生菜、苋菜、蕹菜等速生叶菜和应季蔬菜。
4.追肥防病
及时松土,追施1-2次速效肥,每次施尿素4-5kg/亩,并用0.15%尿素和0.2% 钾进行根外追肥。灾后易发生叶菜类软腐病,瓜类疫病、白粉病、霜霉病,茄果类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应加强综合防治。
二、塑料大棚蔬菜后期管理
针对南方大棚蔬菜生产后期的高温难题,要采用合理的防暑降温控湿技术措施。
通风降温。当晴天设施内温度超过30℃时,及时打开所有通风口;有通风设备的,在午间温度无法进一步降低时,打开湿帘风机进行强制通风降温。
遮阳降温。在塑料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网或多功能消光膜,减少太阳直射光进入棚内;玻璃温室和连栋塑料温室,可在玻璃或薄膜上喷施石灰水或大棚降温剂达到减弱光照强度、降低棚内温度的目的。
喷雾降温。对安装有喷雾设施大棚,种植芹菜、蕹菜、叶用甘薯等耐湿蔬菜,可在上午11时前开启喷雾设施降温,下午3时左右关停。
合理整枝。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要及时整枝,摘除植株中、下部的黄叶、病叶等。茄果类蔬菜在 茬果采收后、瓜类蔬菜在长到15-25片叶时,适时摘除顶心和侧芽,保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促进通风和植株平衡生长
采用“两网一膜”栽培模式。采用遮阳网、防虫网和塑料薄膜开展降温避雨栽培。
五、高效衔接蔬菜茬口
夏季露地可种植速生蔬菜,播种耐热耐雨水的菜心、小白菜、芥菜、苋菜、蕹菜、油麦菜、苦荬菜、落葵(潺菜)、番薯叶、辣椒叶等速生叶菜类蔬菜,耐热耐湿抗病的白瓜、苦瓜、节瓜、有棱丝瓜、青瓜、南瓜、佛手瓜、蒲瓜与豇豆等瓜豆类蔬菜;8月后可换茬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绿叶类和葱蒜类蔬菜。
利用集约化育苗技术培育壮苗,及时衔接茬口,缩短蔬菜在田生长时间,提高土地种植效率。高温时播种后可用遮阳网覆盖遮阴降温;出苗后适当控水控肥、加强通风透光,防止幼苗徒长;移植前适当炼苗。
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移植,移植后浇足定根水,提高幼苗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后期及时补苗。直播叶菜类蔬菜,在出芽前可用黑纱网地面覆盖。
四、高山蔬菜生产管理
夏季高海拔区域以种植喜冷凉的萝卜、甘蓝、大白菜为主,中高海拔区域以种植喜温的辣椒、番茄和四季豆为主。高山蔬菜多为坡地种植,夏季雨水较多易导致蔬菜脱肥缺素,需加强分类管理。
因地制宜确定播期,选择品种:
番茄、辣椒和四季豆等喜温蔬菜适宜-米中高海拔地区种植,萝卜、大白菜、甘蓝等喜凉耐寒蔬菜适宜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
5-6月高山处于低温长日照季节,容易达到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低温春化条件,所以前茬种植一定选耐低温抽薹的品种,并且掌握好适宜播期,冬性不强的萝卜如板叶萝卜宜选择6月中旬后播种。
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变化快、紫外光强,产品运距远,宜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耐贮运的品种。
高山番茄保花保果措施:
高山雨水多,晚疫病等雨传性病害易大发生,坡地淋溶易导致土壤酸化脱肥。高山番茄应采用大棚避雨栽培技术,采用简易钢架大棚,顶部铺薄膜,四周围防虫网,实现避雨防虫;配套建设集水池,棚内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实现 施肥。
保护高山耕地生态:
高山蔬菜基地应落实生态保护和生态栽培措施,修筑生物埂配合顺坡斜向开畦减少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严禁开荒和陡坡地种菜。避雨栽培配合地膜覆盖减少雨水冲刷。
免责声明瑞麟农科瑞麟农科,为大家推送 、接地气的三农资讯,努力打造肥料界具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