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要丨安徽淮北人赵耀祖,在俄罗斯建蔬菜大棚,被当地中餐馆发现了,纷纷要求为自己提供中国蔬菜,赵耀祖就开始了定制供应蔬菜的模式,为中餐馆专门种植蔬菜,没想到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并且很快就被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中餐馆知道了,一致要求赵耀祖为他们提供中国蔬菜。
赵耀祖,离开老家安徽淮北已经十几年了,他先后在山东、黑龙江的北大荒,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种植蔬菜。
赵耀祖是学习农业出身,绝对是科班出身,不像有些人,是没有办法才学习的农业,赵耀祖是打心眼里喜欢农业,所以,这些年的历练,他也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农业专家了。
赵耀祖最擅长的是大棚蔬菜的种植,九十年代在山东给别人打工的时候,他就掌握了蔬菜大棚建设、和大棚蔬菜种植的核心技术,有些问题还是以他为主导成功解决的。
赵耀祖开始到俄罗斯远东种菜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想把在国内非常成熟的蔬菜大棚技术引进到那里,没想到他在俄罗斯远东一干就是好几年,硬是没有找到机会施展自己的所长,反而是种大田蔬菜挣了不少钱。
后来,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赵耀祖在贝加尔湖边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土地,开始在那里建设起来蔬菜大棚,这在当地也是头一份,赵耀祖成了在那里种大棚蔬菜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赵耀祖的蔬菜大棚建设的顺风顺水,他老婆却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虽然在俄罗斯这些年来,赵耀祖和他老婆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俩人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了,但是也相安无事,因为赵耀祖能挣钱,他老婆每年从赵耀祖手里,能够拿到很多钱。
后来,赵耀祖自己独自带着团队去了贝加尔湖那边,远东那边的业务就由他老婆打理,这样分开之后没有多久,赵耀祖就接到了自己一个亲信的电话,把他老婆跟一个俄罗斯大叔同居的事,告诉了赵耀祖。
赵耀祖倒是没觉得意外,就和他老婆离了婚,做了财产分割,那些最重要的资产并不是现金、房子和土地,而是跟了赵耀祖多年的那些员工,他们都是某一方面的技术能手,只要是愿意到他这边来的,赵耀祖不问原因,统统收下。
赵耀祖的蔬菜大棚建设好了,就开始种蔬菜,第一批蔬菜一上市,就销售一空,这就大大的增强了他的信心,开始着手扩建自己的蔬菜大棚。
赵耀祖虽然在俄罗斯这么多年,但是还是不能习惯俄罗斯的饭菜,开始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他就和来自中国的工人们自己做饭吃,后来,条件具备了,他就从安徽老家找来一个厨师,给自己做家乡菜吃。
来到贝加尔湖这里种大棚蔬菜之后,就和当地的中国商会联系上了,在这里的中国商人,大部分都是做贸易的,有做粮食贸易的,有做木材贸易的,更多的是把国内的各种商品运到俄罗斯来销售的,像赵耀祖这样从事农业的也有很多,毕竟,在种地这方面的才能,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比中国人强。
在中国商会里面,数量最多的中国商人,就是开餐厅和饭店的,这也是中国人的特长,只要来到异国他乡,不管会做饭的还是不会做饭的,开起餐馆来也都是像模像样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喜欢吃点好东西的赵耀祖很快就和餐厅老板们打成了一片,各个餐馆他都没少去过,相对于国内的餐馆,在这里不论是什么菜系,都不是十分正宗,令各个餐馆老板最烦恼的是,在俄罗斯这边,因为食材的缺少,很多在国内稀松平常的菜,在这里都不能做。
在俄罗斯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肉,几乎所有的肉类都比国内的便宜不少,但是,令开餐馆的中国人最不习惯的是,这里没有活鸡活鱼,很多肉类也都是按照他们的习惯分割好的,中国厨师用起来并不顺手,所以做起菜来,也就差很多意思。
肉类即使有这样的问题,也还是有肉可以用的,但是蔬菜就不一样了,这个赵耀祖最清楚,因为在中国人里,没有谁对俄罗斯的蔬菜情况了解的比他更透彻。
赵耀祖经常到中餐馆去吃饭,加之在商会共同共事的关系,他和很多餐厅老板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也知道他们的痛点就是中国特色蔬菜的供应问题。
赵耀祖就把他们都召集到一起,和大家共同商量解决蔬菜供应的办法,因为那些中国人常吃的蔬菜,在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很多中餐馆为了解决问题,都自己在室内用各种办法种一些蔬菜,能够供应多少算多少,但是,这样只是杯水车薪,不但数量少,而且不能持续供应,时断时续的。
赵耀祖给大家提了两个方案,第一种方案是这样的,赵耀祖把蔬菜大棚分成很多块,餐厅老板们掏租金,自己租一块地,想种啥就种啥,赵耀祖提供技术支持,第二种方案是这样的,餐厅老板们把自己需要的菜告诉赵耀祖,赵耀祖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安排种植什么样的蔬菜,每种蔬菜种多少。
为什么赵耀祖这次这么小心呢,还做了很多周密的计划,因为这些蔬菜只有中餐馆需要,如果中餐馆不需要了,就是拿到当地市场上去卖,也是卖不掉的,因为当地人根本不认识这些蔬菜是什么东西,即使你白送给他们,他们也不会做。
最后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所有的中餐馆把自己需要的蔬菜种类,和所需要蔬菜大致的数量统计出来,交给赵耀祖,让赵耀祖按照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蔬菜,价格嘛,自然是好商量,相比于他们原来花钱也买不到,现在赵耀祖给他们解决了问题,当然不会吃亏了。
赵耀祖和中餐馆的老板们达成协议之后,就开始着手种植他们需要的蔬菜了,这一下,他的温室大棚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不但来自中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忙得不可开交,就是那些中餐馆的老板、厨师和员工们,也时常来到温室大棚,查看蔬菜的长势。
赵耀祖和他的员工在内都很兴奋,因为在俄罗斯种菜这么多年,不论是种大田蔬菜还是种大棚蔬菜,都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需要为主,而俄罗斯人喜欢吃的蔬菜不论初夏秋冬,就那么几种,土豆、西红柿、黄瓜、圆白菜、洋葱、生菜和红甜菜,偶尔也吃一些诸如欧芹、茄子、豆子和大白菜之类的蔬菜,但是他们大部分人都不怎么会做。
没有多久,赵耀祖的蔬菜大棚,为中国餐厅老板们专门种植的几十种蔬菜就长出来了,没多久,这里就像一个小花园一样,很多中国员工也是很久没有看到这个景象了,俄罗斯当地的员工就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睛都不够使了,每天跟着中国员工学这学那,都好几个月的时间了,连蔬菜的名字还没叫全。
赵耀祖专门为中餐馆种植的蔬菜陆续的成熟了,老板们太高兴了,这不但预示着他们可以丰富自己餐厅的菜单,而且那可是代表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没有谁不为这事高兴。
最初的时候,赵耀祖还担心种中国的蔬菜没有那么多需求呢,也就没敢种太大面积,现在才发觉自己还是有些保守了,中餐馆的老板总是跟他抱怨,自己餐厅的蔬菜供应不上,导致自己损失了很多订单和客户。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一起出现在赵耀祖的面前,原来他供应蔬菜的中餐馆,都集中在附近几个城市,比如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和赤塔这几个城市,以及他们周边的小城市和小镇,最远也就几百公里。
现在不一样了,在西伯利亚其他地区的中餐馆陆续找上门来,比如顺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托木斯克以及新西伯利亚等地,这些地方离他现在的贝加尔湖边上的蔬菜基地,基本上都有上千公里,远的地方有将近两千公里。
赵耀祖为了满足同胞们的需求,也尽己所能的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目前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些从大棚里面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被俄罗斯的配送公司送到一两千公里之外的目的地,新鲜的蔬菜蔫的蔫、坏的坏,损耗了一多半。
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赵耀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自己组建了冷链运输公司,专门给自己的大棚蔬菜做配送,这样下来,不但配送的效率大大的提高,而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大大的降低了,在这上面省下的钱就是挣的钱,最后一统计,竟然比种植蔬菜赚的钱还多。
这让赵耀祖非常兴奋,又找到了一条生财之路。
亲爱的读者,非常感谢您有耐心读完了我的文章,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还不错,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