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常见食叶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南昌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62.html
食叶害虫,往往危害后造成大量的叶片、枝梢被啃食,严重时导致叶片被蚕食殆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那么,食叶害虫常见的有哪些?在防治时有哪些技巧呢?这篇文章给大家进行总结。一、刺蛾科头部缩在胸内,身上有枝刺,有毒。腹足退化,呈吸盘状。幼虫俗称洋辣子,体表具毒刺,触及皮肤,痒痛异常。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片下表皮、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稍大时由叶缘向内残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剩少部分叶片和叶柄。剌蛾类种类多,园林植物上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扁刺蛾、褐刺蛾等。扁刺蛾防治方法:1、秋冬季人工挖虫茧烧毁。2、幼虫群集为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3、在成虫发生期,利用灯光诱杀成虫。4、幼虫3龄前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含量为IU/mg的Bt可湿性粉剂至倍液,1.2%苦烟乳油至倍液,25%灭幼服悬浮剂1至倍液,20%米满悬浮剂1至倍液等。5、幼虫大面积发生,可喷施用20%速灭杀丁至倍液,2.5%敌杀死1至倍液,50%辛硫磷乳油至1倍液,20%菊杀乳油至1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6、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蝎蝽等。黄刺蛾褐刺蛾二、尺蛾科腹足只有2对。爬行时曲缩伸展虫体,呈“拱桥”状向前移动。成虫体细翅大,飞翔能力强,幼虫拟态性强。大多数种类幼虫蚕食树叶,少数种类蛀食嫩芽,造成叶片空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在园林植物上主要有国槐尺蛾、丝棉木金星尺蛾、桑褶尺蛾、杨尺蛾等。尺蠖防治方法:1、园林技术防治园林设计时注意增加植物多样性,形成乔木、灌木、花草多层结构;人工筑巢招引益鸟;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可减轻危害。在9月至次年4月底之前深翻灭蛹。平时人工挂除树皮缝隙间的卵块。利用成虫假死性,清晨人工扑打成虫。2、灯光诱杀利用频震式杀虫灯诱杀成虫。3、生物防治保护天敌,每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g兑水50kg,于 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或用Bt乳剂~~倍液喷雾。4、化学防治在幼虫低龄阶段,虫株率小于5%时,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倍液喷雾。三、螟蛾科幼虫体细长脆弱,毛稀少。腹足5对。有些种类擅长吐丝卷叶。该科种数多,主要为食叶害虫(黄杨绢野螟、棉卷叶野螟、竹织叶野螟、黄翅缀叶野螟等),也有蛀干害虫,如微红梢斑螟(松梢螟)。黄杨绢野螟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结合养护管理,人工及时摘除缀叶虫巢,消灭幼虫或蛹。2、诱杀成虫成虫期使用黑光灯诱杀。3、药剂防治发生严重时,喷施5%农梦特(氟铃脲)乳油或10%多来宝胶悬剂倍液防治,压低虫口,减轻危害。加强虫情调查, 在傍晚打药,效果更佳。四、毒蛾科体上有毛瘤,着生较长的刚毛,第6、7腹节背面中央各有一翻缩腺。多数种类有刷状长毛簇。体中型,粗壮多毛,前翅广,足多毛,雌蛾腹端有毛丛。幼虫具有特殊的长毒毛,在化蛹及羽化时毒毛也常常附着在蛹及成虫上,不慎即会刺入皮肤。危害园林植物的种类主要有舞毒蛾、杨毒蛾、柳毒蛾、桑毒蛾、侧柏毒蛾、刚竹毒蛾等。舞毒蛾防治方法:1、人工摘除卵块:桑毛虫发生严重的桑园,应从人工摘除卵块入手,及时摘除"窝头毛虫",即在低龄幼虫集中为害一叶时,连续摘除2~3次。可收事半功倍之效。2、喷洒杀虫剂:掌握在2龄幼虫高峰期,喷洒科诺千胜系列Bt杀虫剂、桑毛虫多角体病毒,每ml含10颗粒的悬浮液,每平方米喷20L。3、早春预防:在早春用叶前害虫出蛰完毕时喷洒50%混灭威乳油~倍液或25%爱卡士乳油~1倍液,即白条治虫。4、夏季预防:在春夏季及早秋饲蚕期间喷洒90%晶体敌百虫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倍液、50%辛硫磷乳油倍液、60%双效磷乳油1倍液。(7)必要时也可喷洒48%毒死蜱乳油1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倍液、5%锐劲特乳油倍液,其残效期为13天左右,对家蚕安全。5、秋季预防:在秋蚕用完叶之后,及时喷洒2.5%敌杀死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倍液、10%天王星乳油或2.5%功夫菊酯乳油~0倍液,减轻下年为害,打好关门虫。6、冬季预防:冬季桑园刮净老树皮,剪掉锯口附近粗皮,消灭越冬幼虫。五、天蛾科幼虫肥大,圆柱形,有些种类体表光滑,有些粗糙多颗粒。幼虫尾部背侧中央有一锥形臀角—“小尾巴”。防治方法:1.园林技术防治:①冬季翻土,蛹期可在树木周围耙土、锄草或翻地,杀死越冬虫蛹。②利用幼虫受惊易掉落的习性,在幼虫发生时将其击落,或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人工捕杀树上的幼虫。③幼虫入土后或成虫羽化前,在寄主周围地面喷施50%辛硫磷,以毒杀土中虫蛹。2.物理防治:利用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3.生物防治: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至倍液,让天蛾幼虫中毒后在树上慢慢死亡腐烂,不直接往下掉到地面,既保护各种天敌,又防止污染环境卫生。4.化学防治:3至4龄前的幼虫,可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至3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至2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至倍液等仿生农药。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50%辛硫磷2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至倍液,或2.5%溴氰菊酯至倍液等药物,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六、夜蛾科多数种类虫体较光滑,毛少而短。腹足一般5对,少数种类腹足3-4对,前1-2对退化。该科大部分种类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危害,少数种类蛀食植物的嫩芽、茎秆、果实或根部等。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食叶种类有斜纹夜蛾、黏虫、甘蓝夜蛾、淡剑夜蛾等。斜纹夜蛾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利用性诱剂和杀虫灯诱杀成虫。2、农业防治。根据初孵幼虫群集危害的特性,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摘除初孵虫卵叶、捏杀卵块和虫窝,降低田间害虫发生数量。3、药剂防治。于卵孵高峰至1~2龄幼虫盛期防治,间隔5-7天再用药一次,防治药剂可选用氯虫苯 胺、虫螨腈、虫酰肼、茚虫威、短稳杆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素等药剂。: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及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请联系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zhouzx.com/afhzp/253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