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PestScie

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51017/4711163.html

年3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高希武教授、梁沛教授团队在昆虫学知名期刊JournalofPestScience上发表题为“miR-34?5p,anovelmoleculartargetagainstlepidopteranpests”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发现miR?34?5p的异常表达可显著提高多种鳞翅目害虫的死亡率、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降低其种群数量,可作为防治鳞翅目害虫的一种新的分子靶标。

鳞翅目害虫种类繁多且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而化学杀虫剂的频繁使用也造成了害虫抗药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microRNA(miRNA)是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调控昆虫生长发育、免疫和杀虫剂抗性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一类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害虫防治新型分子靶标。

图1棉铃虫、甜菜夜蛾和小菜蛾miR-34-5p与靶标基因EcR的荧光原位杂交

该研究通过靶标基因预测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miR-34-5p在鳞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等昆虫中高度保守,且在至少12种鳞翅目昆虫的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receptor,EcR)基因3UTR区具有高度保守的种子区结合位点。基于此,该研究选取棉铃虫、甜菜夜蛾和小菜蛾为代表,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图1)、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体内过表达或抑制miR-34-5p实验,证明miR-34-5p可以调控多种鳞翅目昆虫EcR的表达。

图2饲喂agomir-34后3种鳞翅目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与生长发育参数

通过注射法和饲喂法研究发现,过表达或抑制miR-34-5p的表达,棉铃虫、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死亡率均显著升高、繁殖力显著降低并出现明显的发育缺陷(图2和3),因此,miR-34-5p具有成为鳞翅目害虫防治新型分子靶标的巨大潜力。该结果为进一步研发基于miRNA的绿色害虫防治新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3agomir-34和antagomir-34处理后三种鳞翅目昆虫幼虫和蛹的形态图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梁沛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李琳红为 作者,高希武教授和朱斌博士也参与了论文的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计划(FY)和中国农业大学自主创新项目的资助(TC)。

全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zhouzx.com/afhpz/25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