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别喜爱的美食,这些美食通常都是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经常做给我们吃的,能勾起我们儿时的记忆。小编的老家是浏阳河的源头——大围山,这里是客家人的集中居住地,也是浏阳蒸菜的发源地。祖先是几百年前迁入此地的客家人,自然在我儿时的记忆深处,一道道美食都是母亲做的浏阳蒸菜,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道儿时家家户户都爱吃的小碗浏阳蒸菜——蒸酸菜。
2
酸菜,是坛子菜的品种之一。坛子菜起源于远古时代,把新鲜蔬菜经过加工之后,用陶罐封存,以备青黄不接的季节也能吃到蔬菜,当然也可以作为日常的佐餐菜品。坛子菜是祖先储存食物的方法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扬,除了蔬菜之外的荤菜食材也可以用坛子腌制,如鸡、鸭、鱼、肉等。
3
浏阳河源头——大围山的客家人是小碗浏阳蒸菜的创立者。因为从秦始皇南征百越开始,客家先民经历了六次大迁徙,迁徙的路途遥远而且要翻山越岭,必须准备足够的食物,坛子菜就成为客家人 的下饭菜品。经过日积月累的传承和创新,客家人的坛子菜手艺非常有特色,其中酸菜是典型的代表。
4
酸菜可以用不同季节的蔬菜制作,比如青菜、包菜、萝卜苗、甜菜叶、红薯叶等,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有青菜酸菜、萝卜酸菜、甜菜酸菜。在祖母的卧室书桌下面,有几个大大的瓦坛子,是我们家一代代传下来做酸菜的专用陶罐。蔬菜采摘回来之后,要清洗干净,切碎,放在地坪上的竹垫子上晾干部分水分,经过一系列的手工工序之后才能装进瓦坛,然后在瓦坛周边水槽中加满水盖上盖子。
5
酸菜的味道和香味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蔬菜进坛之前的水分把握,二是装进坛子之后的松紧程度。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坛子周边水槽一定不能缺水,否则就会“走风”。母亲曾说:这做酸菜还真是一门技术活,没有老一辈手把手教,还真有点拿捏不准!
6
过了大概一个月之后,揭开盖子,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瞬间就可以征服周围五十米之内的人的味蕾。至于怎么样蒸就很简单了,可以加点切碎的青椒、放点油盐味精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用酸菜打底,与扣肉、五花肉、油渣、腊肉一起蒸,这些食材的油分与酸菜充分融合,更是美味一绝!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